接电话要小心!

近日,公安部发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中第八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中,不法分子使用了视频电话 欺骗群众 

20245月,江苏无锡女子杜某在家中接到自称是无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的视频电话。视频中,一身着制服的假“民警”称杜某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需要其配合调查。杜某按照要求下载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配合该“民警”核查银行卡内的资金情况。该“民警”称杜某需要将银行卡内资金转移至指定的“安全账户”内,才能证明清白。期间,为证明资金流水正常,该“民警”还让杜某通过银行贷款15万元,一并转到“安全账户”内。被家人发现后,杜某才意识到被骗。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记者,除冒充公检法外,日常生活中冒充熟人的诈骗也可能采用视频电话、多媒体短信方式,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此外,大模型、数字人等还可能虚构对话人的形象,以提高可信度。最近,各地高考志愿填报结束,进入大学录取阶段,考生及家长也要警惕被假学校、假中介等通过新技术手段进行诈骗。 

变脸又变声 专家解析电诈套路 

宠物专家莱拉博士告诉你如何喂狗?萨曼宠物专家推荐天然粮……网友藤森给记者发来多个类似视频,他说:“网上这种采用深度伪造技术的视频太多了,其中多数涉嫌网络诈骗。”

网上很多视频采用了深度伪造技术。

同盾科技安全专家赵颖向记者介绍:“深度伪造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深度学习算法生成逼真的视频,将一个人的面部和声音合成到视频中,使其看起来像特定的人。这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主要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生成或篡改图像和视频,使其看起来像真实的。

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案例中,诈骗分子可以生成伪造的视频,冒充公安、银行工作人员等与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增加可信度。

“新技术下的‘猜猜我是谁’肯定比过去更具欺骗性,因为犯罪分子使用了合成声音。”赵颖指出,合成声音技术的原理是使用AI算法模仿特定人物的声音,生成逼真的语音,使其听起来像真实的对话。这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人类类似语音的技术,通常使用文本转语音技术来将书面文本自动转换为语音输出。诈骗分子通过合成声音技术,配合视频冒充官方人员与受害人通话,进一步欺骗受害人。

藤森所举的案例中,还叠加使用了社交机器人技术。据赵颖介绍,其原理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建能模拟真人对话的程序。这是一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理解用户输入的语言并作出相应的响应或执行任务。社交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输入,提供即时响应和交互,不需要人工干预即可处理用户的查询和请求,主要被应用在婚恋、交友网站上。诈骗分子利用聊天机器人与受害人建立联系,长时间维持虚假的恋爱关系。

如何防范新技术电诈呢?

赵颖告诉记者:“识别深度伪造技术视频时,要注意观察视频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否自然、嘴唇同步是否准确、是否有异常影像失真等。验证声音真实性,合成的声音会有机械感、语调不自然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当面确认等方式,确认对方身份,避免仅通过单一渠道判断。”

赵颖认为,即便无法识别新技术电诈手段,也可以通过非技术防范手段来反电诈。比如:

对突然联系并要求转账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任何未经核实的信息;

不轻易下载和运行陌生人提供的软件,尤其是远程控制类软件;

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转账前,通过其他渠道如打电话、视频通话等确认对方身份;

定期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