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国民信托在行动 谨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常用手段:(一)"电话欠费"诈骗。(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三)"猜猜我是谁"诈骗。(四)退税诈骗。(五)虚构绑架诈骗。(六)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七)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盗用QQ借款诈骗。(九)贷款信息诈骗。(十)中奖信息诈骗。(十一)汇款诈骗。(十二)"冒充领导"诈骗。(十三)无偿提供低息贷款诈骗。(十四)"骗取话费"诈骗。(十五)冒充黑社会敲诈实施诈骗。(十六)"高薪招聘"诈骗。(十七)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诈骗。(十八)电话交友诈骗。

电信诈骗的特点:一是作案手法变化快。二是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三是受害群体不特定。四是侦办难度大。

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总结起来就是: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诈骗信息勿删除。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