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转型初现端倪 刚兑规则面临挑战
  2014年,信托行业迈入十万亿后时代,行业刚性兑付的潜规受到极大挑战。尽管近13万亿元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行业整体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趋势。信托行业结束了长达7年的高速发展阶段,步入转型过渡阶段。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信托产品的风险逐渐爆发出来。2014年以来,超过20单信托产品暴露出兑付危机,特别是涉及煤矿产业、艺术品投资类以及传统房地产行业的产品。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模式,难以维持高企的无风险利率,“刚性兑付”或不可持续。诸多迹象表明,监管层再度升级监管政策,严控行业风险,有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培育“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信托文化。
  兑付危机频现
  2014年伊始,一向风格稳健的中诚信托旗下两款涉矿信托产品出现兑付危机,“刚性兑付”的潜规遭遇挑战。
  此后,陆续有多家信托公司的涉及煤矿的信托计划出现“险情”,如华融信托的“金牡丹•融丰系列•宏盛聚德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山东信托的“金顺达集团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华润信托的“焱金2号孝义德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由于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引发房价去泡沫化趋势,房地产市场遇冷,部分房企经营陷入困境。 信托业务的主要领域房地产行业成为兑付危机重灾区。
  除了煤矿、房地产领域之外,艺术品投资标的也被称为信托“三大雷区”之一。近日,中信信托“中信墨韵1号艺术品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出现兑付危机,逾期3个多月,投资者尚未收到本金和收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打破“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信托公司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用各种方法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行业发展遇到瓶颈,控制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2014年以来,信托项目风险频发,行业积累的风险逐渐增加,控制风险成为重中之重。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监管政策的“99号文”(《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其整体监管思路基本遵循了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2013年信托业年会提出的八项机制的主体框架。
  近日,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构筑行业又一道风险保护屏障。2014年12月19日,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2014中国信托业年会上宣布成立。由中国信托业协会联合13家信托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已获银监会正式批准。
  监管层一方面制定行业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也在加紧制定行业内部规范政策,提出改革措施。
信托公司业务方向逐步转向,根据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余额达到12.95万亿元。从资金投向上来看,2014年以来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占比明显回升,而流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占比明显下滑,呈现“重金融轻经济”的新业务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发行的产品中,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种类,产品设计结构更多采用结构化产品模式。产品收益逐步向浮动收益转变,未来“刚性兑付”的潜规将不攻自破。
(每日经济新闻 周雅珏)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