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统一风险评级还有多远?
  “信托资管行业第一家风险测评机构、每个产品考察近100项指标、每份测评报告需要后台超过3万次的运算、30分钟即可免费获取风险测评报告”这是一家第三方理财网站自我宣传的内容。
  随着居民理财热情的高涨,信托产品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但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望而却步。没有明确的风险评级也是重要原因。
  记者的采访中,也曾多次听到过这样的吐槽,“只是说(风险)低,但没有一个像基金那样让人看得清楚的风险评级,如何让人心服?”
  到目前为止,信托产品没有统一、权威的风险评级标准,而这也是造成信托产品二次流转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值得提出的是,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者清楚的了解自己所投资产品的风险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难覆盖产品评级
  去年8月初,2014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至各大信托公司手中。新“指引”将信托公司通过考核打分的方式,细分为六级,并且规定了未来不同的业务范围,以期强化信托业风控意识,解决“大规模小收入”的状态。
  新“指引”的评级元素包括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三个方面。监管评级将对上述三个要素进行单独评级,最终评级结果以三个要素中最低的为准。此外,单项要素的评级结果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得分情况划分为1级至6级,综合评级根据各要素的重要性和级别情况确定为1级至6级,每个级别分别设A、B、C三档。上述三个考核要素单项分数均为100分,以风险管理为例,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信托业务风险管理分别为28分、26分、26分,已占80%的分值。合规管理中仅信托业务合规性一项也高达30分。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的评级更多的是针对监管而言的,难以覆盖到具体的信托产品的风险评级上。
  一直以来,信托产品因私募性质,信息披露不透明。但是随着近年来信托业的规模发展壮大,并且,不少信托产品也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渠道进行推介,标准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亟需要建立。
  目前,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评定来看,分为5个等级:高风险、中高风险、中等风险、中低风险、低风险。但由于银监会没有规定详细的评级细则,只规定了风险评级要依据的一些因素,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都是发行银行自己评定的,且没有对外公开披露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仅部分银行在说明书上披露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释义。
打破“刚性兑付”亟需建立风险评级统一标准
  实际上,部分信托公司已经开始通过与外部评级机构合作,建立自己的风险评级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每个风险点、交易对手和增信措施等各方面打分,并最终综合出对每个信托项目的评分,这样一来,对风险评估有了一套统一的标准,不再单纯依赖经验。
  中信建投自2013年开始聘请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对所有的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进行信用评级。并将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作为项目申报会议审批的必备材料之一。
  此外,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建立了自己的评级体系,借以筛选优秀的信托项目,推荐给投资者。
  但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评级体系都不对外公开,而且各自的评级标准也不太一致。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筛选推荐产品的时候,看中还款来源的确定性和保障程度。
  目前,建立信托产品风险评级还存在一定难度。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表示,信托产品与基金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定量,不是仅依靠简单几个指标的评定就能确定级别的。比如企业所在的行业的政策、发展趋势,有没有“黑天鹅”事件等。
  不过,应该提出的是,有一定的量化风险指标参数,让投资者清楚了解风险,这是对投资者负责,也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必要途径。而对信托公司来说,能为业务发展提供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引。在监管方面,则能增加有效覆盖空间。
(证券日报 夏青)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