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为:信托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中国信托文化的核心内涵,信托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必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外贸信托副总经理王大为5月9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第八届金诺·金融品牌影响力论坛上表示。
  文化是群体的共同特征,品牌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正在高质量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金融业而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夯实金融强国建设的文化根基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也在大力推动信托文化建设。
  王大为以“白帝城托孤”和“范氏义庄”为例,指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中国历史上信托文化的核心内涵。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念指引。其中,“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成为信托业夯实受托人职责、打造普惠信托的重要遵循;“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深刻启示信托业要支持公益慈善、促进共同富裕;“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处世准则,与信托业重视风险防范、坚持行稳致远的做法紧密相连;“凝聚共识、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信托业共商共建共享、构建合作生态的理念高度契合。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也为其未来的稳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根植于制度优势之上的信托文化是信托业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与信托受托人应有的职业道德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信托制度的严谨架构和专业要求,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两者的结合为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王大为表示。
  自2020年以来,信托业开始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历经5年发展,以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和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准则,“诚信、专业、勤勉、尽职”也成为信托从业人员普遍的价值选择。
  王大为表示,中国外贸信托致力于将先进的信托文化融入业务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信托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做好“五篇大文章”。以信托服务美好生活,从资产保值增值向“人家企社”多元资产配置延伸,提供“可持续的财富管理”和财富管理信托服务方案;以信托点亮守护之光,在各类不同的场景中以信托工具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传承保驾护航;以信托的方式做慈善,在乡村振兴建设与帮扶、灾害救助、特殊人群关爱等领域,采用“慈善信托+基金会”双平台公益模式,服务各类慈善需求;以信托的方式助推普惠金融发展、赋能基层社区治理,深耕消费金融领域,使金融“活水”惠及更多人群,并进一步探索以信托服务人民群众的广阔空间。
  他表示,“文化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中国外贸信托将持续践行新时代金融使命、积极融入‘金融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贡献信托力量。”
(中国银行保险报 樊融杰)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