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托:找准小切口持续深耕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我国绿色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为全国上下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信托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并成了构建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调研数据,截至2022年末,存续绿色信托数量为597个,存续规模为2456.54亿元。截至2023年末,行业绿色信托的存续规模已超2600亿元。从细分产品类型来看,绿色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是绿色信托业务的主要模式。从涉及的产业领域来看,在“双碳”目标下,信托公司不断加强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支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积极布局绿色金融领域,通过采取积极策略,匹配绿色直接融资市场需求,积极拥抱绿色金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精准发力 找准小切口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2—2023)》统计数据显示,70%的受访信托公司已将绿色信托作为重要的转型业务,希望抓住我国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构建绿色信托发展新模式。
  山东国信有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在开展绿色项目中有独特的优势。信托产品的设计较为灵活,可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且具备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的资产配置能力,这些优势使得信托公司在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需求巨大,信托公司找准小切口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深耕。
  百瑞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百瑞信托通过股权投资、权益性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模式,为国家电投及各类能源类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5月,能源产融业务存续规模达1573亿元,在业务总规模中占比超过30%。
  有些信托公司则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另辟蹊径,开展绿色信托业务。
  “山东省作为工业大省,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山东国信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作为省属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山东国信2022年落地国内首单经绿色认证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碳资产收益权绿色信托“碳中和·碳资产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用于受让山高环能未来开发持有的不超过600万吨CCER收益权;同年12月,设立“山东国信兴聊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落地3款产品,累计融资规模达3450万元,为清洁能源供热产业提供助力。截至今年6月末,山东国信绿色信托资产规模达35.56亿元,新增业务7.26亿元,较上年再创新高。
  持续深耕 探索无止境
  在绿色金融领域,信托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绿色信托产品不断涌现。
  平安信托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作为一项独特的财产制度,信托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投贷联动、基金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绿色信托业务。
  近年来,平安信托设立“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用以支持和推广绿色低碳优秀项目。除此之外,探索“信托+公益”新模式,设立“平安×万科公益基金会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倡导健康饮食慈善信托”,目前该项目存续规模306.52万元。
  百瑞信托发行全市场首单以标杆电费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产品,目前已发行两期,存续规模20.10亿元。不仅如此,百瑞信托通过发行“百瑞绿享XX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助力国家电投集团某二级单位完成融投平台搭建,以实现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重要部署。信托应加大向新能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股权投资的力度,与绿色直接融资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投资等多元化的形式满足绿色产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北方信托创新发展部总经理王栋琳也表示,信托公司可以运用信托灵活多变、横跨各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的优势开展业务创新。除了发放绿色贷款、购买绿色证券、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公司还可以创设碳排放权信托、能源未来收益权信托、碳回购信托等创新工具,参与多层次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做好绿色金融服务方面,信托公司可以聚合各方资源,设立ESG公益慈善信托,为社会各界提供参与“双碳”目标的安全、高效、透明的金融平台。
  政策推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明确信托业务三分类政策,覆盖的绿色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宽,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投资、碳金融等新模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绿色信托业务的开展营造了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政策推动下,2024年,中铁信托发行多单绿色证券化产品。例如,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发行了绿色类REITs产品,底层项目宁夏红寺堡区光伏电站每年可新增“绿电”约2.9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70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8.01万吨标准煤,环境效益显著。
  山东国信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专设了绿色信托实施计划,将绿色信托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发挥产学研联动作用,广泛应用信托贷款、绿色债券、股权投资、碳信托等信托工具,研发绿色及“双碳”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及环保领域。
  尽管绿色信托创新不断,痛点与难点却依旧存在。
  信托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较强的产业背景以及金融协同资源,一些信托公司在绿色产业资源和业务协同方面与央企系和银行系信托公司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绿色信托的发展尚存在障碍。从整体来看,对信托公司开展绿色业务的财政支持及优惠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小,还需要完善展业、监管等配套政策等,以此鼓励发展绿色信托业务。”王栋琳说。
(金融时报 史佳桐)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