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提出六方面举措 深化融资畅通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该局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大信贷投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重点、推进对外开放、加大政策供给、强化监管引领六方面提出20条举措,旨在进一步促进融资畅通,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
  根据《通知》内容,在加大信贷投入,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力争2025年上海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余额突破1.5万亿元。在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度方面,2025年力争全市首贷户新增2万户以上,“无缝续贷”累计投放超1万亿元,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比去年增加投放1000亿元。在突出服务重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方面,《通知》指出,在沪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上海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2025年力争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到300亿元,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2025年力争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余额达6000亿元;加强绿色金融领域服务供给,2025年力争全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8万亿元;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做好“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工作;鼓励通过家族信托、个人及企业财富管理信托等方式,更好满足民营企业家财产规划、管理和传承需求。
  在推进对外开放,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通知》鼓励在沪金融机构完善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服务贸易融资,探索提供多样化风险对冲产品;积极对接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平台信息优势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加大对出口转内销贸易的融资支持。在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方面,《通知》强调,要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和小微信贷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的“敢贷”“愿贷”“善贷”内生动力。
  为强化监管引领,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不法中介治理,倡导“阳光信贷”,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通过“目标考核—机制评价—监管工具箱”,强化监管引领。同时,该局将持续开展金融支持政策宣传和调研,梳理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导推介,提升政策实效。
(中国金融新闻网 周轩千)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