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类新规引领慈善信托发展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公益创新
  普通人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从实践来看,慈善捐赠是主要途径,也是人们参与社会公益的主要方式。由于具备财产独立、管理灵活等特性,慈善信托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途径和方式,正与慈善捐赠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2023年3月21日,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新规”),公益慈善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称为三大类业务,这为公益慈善信托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分类新规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将慈善信托作为回归本源的重要战略业务,为慈善信托业务开展提供资源支持。
  政策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三分类新规实施以来,慈善信托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比如,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24年9月5日正式实施,新增了关于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条款,为后续相关部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激励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2024年,民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明确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不同类型慈善信托的年度支出标准等内容。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等事业,助力共同富裕。
  慈善信托也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近日,上海市委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前瞻性设置了慈善信托专项条款,对慈善信托双受托人模式的业务场景进行了适用规定。《通知》提出,鼓励围绕养老助老、特殊需要、家庭服务、公益慈善、风险处置等场景设计信托服务模式,规范开展不动产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助力慈善信托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成立慈善信托专项部门,便于专业化开展慈善信托业务。部分信托公司还进一步设立企业基金会,与慈善信托形成功能协同与优势互补机制,推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共享。
  在政策支持以及信托公司积极探索下,2024年公益慈善信托蓬勃发展。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备案,数量超过往年。截至2024年末,公益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余额49.65亿元,信托公司不断推出多种创新模式,吸引更多主体参与,不仅丰富了财产来源,更扩大了慈善信托的受益群体。
  从近年慈善信托设立目的来看,乡村振兴、扶弱济困和教育是最受关注的领域。2024年,关注教育的慈善信托达202单,超过2024年新增单数的三分之一。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信托在上海对口援助的云南长期深耕教育扶智,覆盖云南16个市、州,对所辖二级区/县的覆盖率接近70%,并辐射带动公司客户爱心资金共同设立慈善信托。2021年,上海国际信托扩充教育帮扶慈善信托内涵,与公司客户共同发起设立“上善”系列上信至善中西部地区教育助学慈善信托,打造了以3年为周期的深度教育培训“陕西模式”。
  除了教育,慈善信托关注的领域还有扶老和济困,备案数量分别为155单和134单,乡村振兴领域为91单。
  具体来看,中诚信托通过“鹿城区共享幸福慈善信托”“银乐坊苍南民健社关爱慈善信托”分别资助温州鹿城区“邻里食堂”、苍南县“长者食堂”运营,解决社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国投泰康信托近日携手某国有银行推动“申纪兰乡村振兴慈善信托”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从信托财产交付方式来看,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除以传统现金交付公益慈善信托外,信托公司还可以探索股权、不动产、知识产权、信托收益权、保险收益权等作为信托财产交付慈善信托等多种创新模式,吸引更多主体参与,丰富财产来源,形成慈善信托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下,慈善信托在我国迅速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慈善信托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定位,持续推进慈善信托模式、应用领域、慈善资金投资管理创新。
  “从信托公司来看,建议完善慈善信托的定位,建立与慈善基金会差异化的定位,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可以将慈善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有机结合,实现公益目的与私益目的有效融合,拓展客户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渠道;发挥专业能力,为慈善机构以及慈善信托资金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方案,特别是在ESG投资、影响力投资等方面提供更加系统的技术支持和可选产品服务。”信托业内专家袁吉伟说。
(金融时报 史佳桐)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