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托向养老等更多普惠领域拓展
  上海落地相关试点
  继北京之后,上海不动产信托登记也迎来突破。
  5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办、金融监管总局上海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时隔10余天,6月9日,上海信托与爱建信托便同步完成不动产信托登记。两家信托公司聚焦不同民生场景,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实践样本,共同推动不动产信托在家庭财富管理与特殊群体保障领域的应用拓展。
  不动产信托登记的上海试点有何特点?具体表现如何?
  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方面,北京走在探索前列,并在今年上半年有相关成果落地。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今年4月,外贸信托与国投泰康信托分别在北京市昌平区和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了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
  时隔两个月,上海也完成了不动产信托登记。作为我国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两大城市,北京与上海的实践呈现出一些差异。
  “从上海的两个案例来看,委托房产类型不仅有居住房屋,还有商办房屋,涉及多部门协同配合,说明上海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形成了全流程闭环的特性。另外,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目的,拓展至独居养老、房产定向传承、财产隔离等多个场景,突出了不动产信托模式的普惠性。”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向《金融时报》记者分析表示。
  从委托房产类型来看,据了解,在上海本次落地的实践中,有一单委托人将名下一套商办公寓作为信托财产,并追加现金资产,通过公寓的长期租赁以获取稳定现金流,短期用于补充母亲养老金,保障晚年生活,后续待子女成年后进行传承,支持子女个人发展。从委托人设立信托的目的来看,从赡养老人到助力自己安心养老,体现了家庭财产保护、投资房产有效管理等多种现实需求,让信托制度服务民生需求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委托人认为,信托机制在解决家庭综合化需求方面具有独特性,在财产隔离、财富传承、老人抚养、子女照看等方面相较其他金融工具更有优势,期待信托制度在服务百姓切身需求方面涌现更多创新和实践。
  房地产是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的触角深入到房地产领域,也是信托服务充分践行人民性与普惠性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不动产信托作为创新的财富管理和传承工具,为养老等民生领域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将房产装入信托,顺应了老年人继续享有房产的居住权或收益权,兼顾财产保护传承的现实需求,让信托制度服务民生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爱建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动产信托在财富传承方面的创新实践,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晚年,也为助残、特殊关爱群体等其他民生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推动社会民生保障事业不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信托行业不仅聚焦房地产等不动产领域,还在存款等流动资产管理上发力。
  随着人均收入和住户储蓄的增加,众多家庭越来越多地寻求更为综合的金融服务。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明确了信托业务三分类。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作为三分类中的一个类别,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2024年末,家族信托余额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余额为2703.97亿元,其他个人财富信托余额为1149.06亿元,这三个分类的业务品种合计为10288.82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积累,信托客户需求将从单一的高收益诉求转向综合财富管理需求。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信托业发展要问需于民,行人民之所愿,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从业、展业基本指导思想,站在人民群众立场认识、分析和解决信托业发展中问题;要强化问题导向,始终把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和体现人民性的金融服务作为业务工作重点。
(金融时报 史佳桐)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本网站最佳分辨率为1366×768px,建议在IE10下浏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30号  京ICP 备09061642 国民信托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NATIONAL TRUST

×

电子邮箱地址
消保客户服务邮箱:bjkf@natrust.cn
普惠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邮箱:phkf@natrust.cn
来信、来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西滨河路18号 国民信托 客户服务部
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
调解服务热线:010-88689969
*姓名:
*手机号:
*身份证号:
*邮箱:
*投诉/反映/建议事项: